發布日期:2019-07-24 21:19:03
在高樓大廈崛起的時候
火車地鐵鋪陳的時候
哈爾濱正變得熟悉又陌生
有些東西雖然永遠地消失了
卻一直活在老哈爾濱人的記憶里
1
老物件
大辮子車
在那個汽車還不普遍的年代,一輛大辮子車,載著滿滿的乘客,慢慢地駛向終點。它就像一個老朋友,見證著時代的變遷,曾經滿大街的大辮子車,現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······
公車月票
哈爾濱大辮子時代的汽車月票,花花綠綠的,你還記得嗎?
東北大柜
東北大柜,每家都有,有如圖所示的紅色,上面雕滿了花紋和圖案,還有黃色的??梢苑旁诳簧?,也可以放在地上。
針線筐
很多老人都放在炕頭上,做針線活時放置雜物,這東西是必不可少的。
水晶牌保溫瓶
充滿年代復古感的花紋,記得小時候每次拿起,都是小心翼翼的。
手電筒
裝兩節電池,就可以用很久,早上用它照著路去上學,晚上用它偷偷在被窩里看小說,現在大家都改用手機了。
風匣
那時候沒電,也沒鼓風機,煽風點火,全靠它了。
2
老職業
鐘表維修師傅
拯救時光******是個技術活,鐘表師傅拿著個小鑷子將手表“分尸”,然后又神奇地裝上。雖然修表師傅現在還會出現在一些小街小巷里,可惜的是,這一行當卻逐漸衰落。
磨刀 、磨鉸剪
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,一把刀用到生銹就磨,當年磨刀這個行當的生意相當紅火。如今,磨刀匠也慢慢從我們的視線消失了,這種老技藝也面臨著失傳的尷尬。
剃頭匠
在巷子里,只要有剪刀、推子、梳子、刮刀,再弄一張椅子就開起了發廊,剪頭發只要幾塊錢。
補鍋師傅
補鍋人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門職業,按鍋的品種來決定工程的不同。有專門補鐵鍋的,有專門補搪瓷器皿的,也有專門補鋁鍋水壺的。
3
老記憶
玉泉酒廠
1959年老省長楊易辰親自批示建立玉泉酒廠,玉泉酒業扎根龍江。
玉泉試點技術研討會
1975年,白酒泰斗周恒剛帶領全國白酒專家(高月明)小組,在玉泉試點,釀造出兼香型玉泉酒,開創了中國白酒第五大香型。(左起:李森,馮忠,高月明,右起第二黃遠玉,康錫斌,洪永凱)
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
1984年,玉泉酒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。
蟬聯國家優質酒稱號
1989年,玉泉方瓶蟬聯國家優質酒稱號,是東北******蟬聯兩屆國家優質酒的暢銷品牌。
花車展示
2006年,玉泉方瓶榮獲中國兼香型代表酒后,產品花車展示。
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
2011年,玉泉酒兩步法釀造工藝被入選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”,匠心釀造,品質鑄就口碑。
歲月流轉
玉泉酒廠建廠至今已六十載
這榮耀的60年間
玉泉的品質不變,匠心不變
與你的情誼也不曾改變
不管你在哈爾濱生活了多久
這座城市和玉泉美酒
都值得你用心去感受
今日互動
#說說你還有哪些關于哈爾濱的記憶#
在留言板與我們分享
我們將挑選5個粉絲
送出玉泉·國優經典1瓶
文末精選留言展示不是中獎名單哦
上期中獎名單
粉絲微信id:
寧寧
萌萌噠
松花魚
大山
墨者
ps:中獎粉絲請在7月28日前提交地址,逾期不候。核對信息后我們將盡快為您郵寄獎品,請耐心等待。